找到相关内容70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阿含经》的因材施教

    教法的原型”,再把与此“原型”有关但略显出入的说法都判定为后代的发展。  举例来思考。孔子对樊迟三次问仁所给予的回答前后不尽相同,而且也和对其他学生问仁所给予的回答有所不同,但是似乎没有人会因此认为其中的某个回答才是孔子对仁界说的“原型”,而把其余的回答都看成后代发展的结果。  同样是出之于因材施教,《阿含经》针对“缘起支”的教说记录,呈现从二支缘起到十二支缘起的差别。问题是,何以非得像一般学者那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71474208.html
  • 百法明门论的宇宙观

    分位差别,与心心所色实法,同一仗因托缘生起,非若独影无质之境,可由  遍妄执而有也。穆勒之相依不相似并存不并存二法,摄论之世识数等十一识,康德之十二原型观念,虽或尽理,或不尽理胥此分位假法也。此假区四...,表中以质影独建一干 ,广摄诸无体假法。质影无自体相,但由周遍计度之妄念,执心心所及所缘性境与原型分位等增益而起。此又分二:(一)独影。(二)带质。带质虽不得色声等自相,犹挟带色声等相质而起。譬如触之...

    交芦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4647991.html
  • 作为典籍符号的图像叙事——西域石窟壁画阿阇世王题材再探讨

    出现的故事细节,所要达到的宣传目的不尽相同。  不言而喻,石窟壁画作为佛教艺术,既是一种宣扬佛经、使典籍形象化的手段,其本身也具有典籍的性质。而典籍作为一种文化的原型符号,又具有不断再生、不断重复的要求,在重复和再生过程中,时代、社会、文化因素都会导致原型进行内部关系调整和外部功能重组,从而产生典籍阐释的新变。  二从阿阇世王题材演变看典籍符号重组  在龟兹石窟、高昌回鹘寺、敦煌石窟(当然包括中原...

    栾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2064990.html
  • 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1)

    发心的思想原型,正反应了人类普遍“渴望无限”、“追求超越”、“向往圆满”的深层心理需求。而这种由避苦求乐之生命本能提升而成的最高...   (三)基本假设   二、立论依据──大乘经之思想原型及与此相应之深层心理需求   (一)大乘经之思想原型──发心菩提,修菩萨行,圆成佛道   (二)与发心思想原型相应之深层心理需求  ...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947161.html
  • 论度母起源与文化模式

    地的度母”。  二、度母的基本模式  度母以“救度诸苦之母”的魅力吸引着广大的信仰者,并在这种文化原型和基本精神的作用下,她以一个终极实体的永恒力量,一个慈悲美丽、利益众生的崇拜偶像,存在于广大信仰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之中,且以不同的形相形貌示现,表达着属于她的文化内涵和基本形态。  (一)原型模式:紫檀林的度母  紫檀林中的度母,是所有度母的本原,是人们常说的绿度母。紫檀林,又称担木林,是...

    德吉卓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5371171.html
  • 原始宗教与自律传统的起源

      麻尧宾 原始宗教与自律传统的起源   周晓明   摘要:在中华民族从蒙昧到文明的第一次社会文化转型中,以史前、史初时期的原始宗教为母体,逐步形成了关于"天"与"人"原型观念以及建立在这种原型观念基础之上的文化模式。在这种原型观念和文化模式中,一方面天与人分处于二元对立结构的两极,由此孕育和建构了最原初的主体和主体性观念;但另一方面,人的观念本身就缺乏个体性和平等意识。加之在人与...

    周晓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4792070.html
  • 漫話「彌勒佛」

    禪成道,又設三會度脫眾生,初會度九十六億人,第二會度九十四億人,第三會度九十二億人。   彌勒形象的出現一方面可能有某一歷史人物為原型,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人們對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後信仰物件空卻的不滿和對...方僧人契此為原型的「大肚彌勒」流行起來,成為長期流傳和普遍歡迎的中國彌勒佛。  契此,明州奉化縣人(今寧波奉化),生活在唐末五代。他是一個下層遊方僧人,由於經常被著一個布袋,又被稱為布袋和尚。他的形貌...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4640299.html
  • 漫话“弥勒佛”

    坐禅成道,又设三会度脱众生,初会度九十六亿人,第二会度九十四亿人,第三会度九十二亿人。   弥勒形象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有某一历史人物为原型,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们对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后信仰物件空却的不满和对...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大肚弥勒”流行起来,成为长期流传和普遍欢迎的中国弥勒佛。  契此,明州奉化县人(今宁波奉化),生活在唐末五代。他是一个下层游方僧人,由于经常被著一个布袋,又被称为布袋和尚。他的形貌...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3540678.html
  • 漫话弥勒佛

    树下坐禅成道,又设三会度脱众生,初会度九十六亿人,第二会度九十四亿人,第三会度九十二亿人。  弥勒形象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有某一历史人物为原型,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们对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后信仰对象空却的不满和...形象。晚唐五代之后,以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大肚弥勒”流行起来,成为长期流传和普遍欢迎的中国弥勒佛。  契此,明州奉化县人(今宁波奉化),生活在唐末五代。他是一个下层游方僧人,由于经常被着一个布袋,又...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1942566.html
  • 从潜意识到阿赖耶识

    这样人性就体现在性本能的释放以及社会对这种本能的压抑过程中。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是从压抑的理论中获得有关无意识的概念。压抑为我们提供了无意识的原型。但是我们看到有两种无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可以...依赖个人经验而独立存在的心理要素(莫阿卡宁著:《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第47页)。  荣格进一步提出:原型,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与本能相似,二者均为人类人格中的根本动力,分别在心理及生理结构内追求它们...

    梁劲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0969520.html